時間:2025-05-07 18:28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7922
羊城晚報記者 薛仁政 林清清 李可欣 通訊員 董瑩
“‘腳臭是代謝旺盛,代表身體健康’這實際上是一個認知誤區!”近日,有群眾向羊城晚報《羊晚健康辟謠》欄目提問腳臭與身體健康是否有相關性,記者采訪專家了解到,腳臭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并不一定是代謝健康,代謝健康也并不等同于身體好。
代謝旺盛并非腳臭的決定性因素
“腳臭,這一讓不少人感到尷尬的生理現象,其產生有著明確的生理機制。”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胡永軒表示,有群眾認為人的腳臭是由汗液導致的,實際上這并不準確。
--> |
人的腳分布著大量的汗腺,但汗液本身其實并沒有強烈的氣味。問題在于,足部常常處于相對封閉、溫暖且潮濕的環境中,這就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絕佳的溫床。汗液中的成分,如尿素、乳酸等,會被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進而產生具有揮發性的物質——比如說異戊酸等,這些物質散發出來的氣味就是我們所說的腳臭。
雖然代謝旺盛的人足部出汗量可能會相對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腳臭發生的可能性,但這絕不能說明腳臭就意味著代謝旺盛、身體健康。
“代謝旺盛只是腳臭眾多可能因素中的一個間接關聯因素,并非決定性因素。”胡永軒強調,腳臭更多地反映出足部局部環境出現了問題。
據了解,衛生習慣不佳是導致腳臭的常見原因,不注重足部清潔、長時間不換襪子、鞋子穿過后不進行晾曬通風等,都會導致細菌大量繁殖,腳臭也就隨之而來。此外,如果經常穿著不透氣的鞋子,足部產生的汗液無法及時散發出去,同樣會形成適合細菌生長的環境,加重腳臭問題。
不僅如此,腳臭還可能是某些病理性問題的信號,比如說腳氣就是最常見的導致腳臭的病理性原因之一,細菌感染、角質過度增生引發的窩狀角質松解癥等,也可能導致腳臭。
胡永軒強調,當腳臭伴隨一些特定癥狀——比如腳趾縫或足底皮膚出現發白、糜爛,瘙癢難忍且夜間加重,還有鱗屑脫皮或小水皰,并且反復發作,甚至傳染到手指或指甲,那么很可能是患上了腳氣。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另外,如果腳臭嚴重,異味影響到正常社交,或者伴隨疼痛、皸裂等癥狀,也需要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代謝旺盛并不等于健康
代謝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生理過程,它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將我們攝入的食物轉化為能量,同時進行物質的合成與分解,以及毒素的排出和細胞的修復。然而,代謝的健康狀態并非單純取決于代謝的快慢,而是需要達到一種“平衡”。
胡永軒介紹,代謝過快,就像機器運轉速度超出正常范圍,會導致身體消耗過度,代謝過慢則可能導致身體機能下降。
“盡管通過腳臭并不能判斷自己的代謝情況,但通過專業的醫學指標可以對人體代謝有明確的判斷。”專家表示,基礎代謝率是判斷代謝情況的重要的指標,它指的是人體在靜息狀態下的能量消耗。通過專業的醫療設備或者一些科學的在線計算器,我們可以大致了解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從而判斷代謝是否處于正常范圍。體溫與心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代謝情況,代謝旺盛的人,體溫和心率可能會偏高,但這也可能受到運動、情緒等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此外,血檢指標也是了解代謝狀態的重要途徑,通過血液檢測,可以了解甲狀腺激素(T3、T4)、血糖、血脂等關鍵指標的水平,這些指標能夠反映身體的代謝狀態和健康狀況。
“健康的代謝通常表現為體重保持穩定、日常精力充沛、消化功能良好、睡眠質量正常等方面。”胡永軒表示,如果出現睡眠、消化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尋求醫護人員的幫助,不能僅憑個別特征來自行診斷。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