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5-01 15:01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7041
4月初以來,美國政府濫施關稅的陰云迅速籠罩全球貿易。面對國際市場不確定性,浙江中小企業抵御能力如何?怎樣以輕量化優勢突出重圍?該省中小型外貿企業拿出“十八般武藝”,走向“破壁”之路。
釣魚褲、涉水褲、打獵服……連日來,位于浙江平湖的一家體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收到美國客戶發來的“催單”郵件,通知企業加快出貨。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以發明專利對抗關稅壁壘,憑借一條“天衣無縫”的褲子征服市場。
仔細觀察這條“圈粉”歐美的迷彩涉水褲,肉眼幾乎看不出縫合線,可以保證在2米水壓下行走時,不滲入一滴水。
2024年,這家只有75人的漁獵防水服裝企業,創造產值1億元人民幣。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其產品目前占據30%美國狩獵市場份額,較少有其他企業能生產同品質產品,幾乎沒有“平替”。
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全球市場風險,類似企業“以小博大”背后,是對技術的精益求精。優質產品,始終是企業穩健出海的關鍵密碼。
在以小商品著稱的“世界窗口”浙江義烏,美國加征關稅后,“剛需”帶來的底氣,支撐著市場有條不紊運轉。
經營電子秤生意的呂成均已在義烏打拼多年,美國市場占他貿易額的10%左右。早在十幾年前,他就開始打造自主品牌,目前所售產品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銷往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做代工”為其帶來話語權,面對關稅加征,呂成均表示“不慌”。
“硬核”設計、品牌效應、“智造”研發加持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成為浙江中小企業暢行海外的強勁“風帆”,助力其迅速轉向新興市場。
這兩天,在埃及開羅,2025年埃及太陽能光伏及儲能展吸引全球客商。來自浙江嘉興南湖的一家科技公司銷售團隊,正積極尋找新機遇。該公司專注于組件級電力電子的研發及產業化,產品遠銷美國、法國、荷蘭等156個國家及地區。
“強研發、重營銷、輕資產。”公司董事會秘書兼首席財務官朱佳磊總結道。他介紹,海外業務中,歐洲是該公司“主戰場”,占比超過一半,美國市場銷售占比不高。在生產端,其通過委外代工形式進行產品生產,保持較大靈活性。
面對新興市場客戶分散、小單快返等特點,浙江中小企業深耕海內外大型展會、接入跨境電商平臺,加速抱團出海。前不久結束的廣交會上,該省多位外貿型企業負責人觀察到,東南亞、中亞、南美等新興市場需求、購買力在提升,對中高端產品接受度明顯升高。
“既要‘走出去’,也要‘動起來’,身邊處處是訂單!”出海開疆拓土同時,許多中小企業開辟內銷新路徑,完成“雙循環”格局中的市場調整,為國內市場注入新活力。
“以前我們100%做出口生意,但在2017年那一輪‘關稅戰’后,我們趕緊組建了內銷團隊。”浙江一家服裝集團銷售經理顧明良介紹,公司通過與本土品牌合作,深挖國內消費需求,目前內銷業務已占總業務量的25%,培育出“第二增長曲線”。
一個個生動的案例,正在改寫“中國制造”的內涵。突出重圍的浙江中小企業,也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書寫新傳奇。
-->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