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5-10 23:26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0063
“卒中減殘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結合青海的地域與文化特色開展,并且需要政府、醫療機構、社區、患者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百萬減殘工程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表示。
當日,“青海省百萬減殘工作推進會”舉辦,青海省衛生健康委減殘工程專家委員會成立。目前,青海省已建成卒中中心41家,其中三級4家、二級27家、一級10家,于當日全部授牌認定。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超200萬人,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防治形勢嚴峻。為有效降低卒中的致殘率和死亡率,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等10部委聯合印發《加強腦卒中防治工作減少百萬新發殘疾工程綜合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具有卒中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救治率低等特點,給民眾生命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2024年,青海省卒中中心數量為每百萬人口3.7家,高于全國平均的1.4家;每百萬人口的溶栓、取栓數量分別為70例、36例,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付學利表示,全省各級醫療機構要加快完善卒中救治體系,規范救治診療流程,不斷提升腦血管疾病醫療救治水平。
“在資源相對匱乏的基層醫療機構,可將遠程教育和現場培訓相結合,提高基層醫生卒中識別和急救能力,還可利用民族醫藥資源開發卒中預防藥物或療法。同時,醫療機構應提供多民族語種的健康教育服務,社區可用數字化手段將卒中預防知識生動有趣地呈現給居民。”吉訓明說:“通過多方資源的有效整合,共同構建一個全面、高效、具有青海特色的卒中防治網絡。”
-->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