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7:42 來源:中醫中藥 閱讀量:7406
地榆味酸、苦,性微寒。能清下焦血熱,而治大小便出血。因有酸澀之性,故兼有止瀉作用。生用涼血清熱的效果好,炒炭用,止血的效果也好。地榆能清熱、涼血而止血,可用于各種出血,但它的特長是治下部出血,效果尤佳。
地榆酸寒涼血,可外用于癰腫瘡瘍及燙火傷。可單用地榆為細末,香油調涂患處,能止痛并使愈合加快。或用生地榆二兩、冰片二分、麝香少許,共研細末,傷處破者,可撤布此粉于傷面上;如未破者,可用香油調涂患處。也有用地榆末與黃連素同研為均勻細粉,用于燙傷或燒傷,取得良好效果者。白芨止血,偏理上焦出血。地榆止血,偏理下焦出血。棕櫚炭、地榆炭均能止血,但棕櫚炭無論寒熱的出血均可應用。地榆炭則偏用于下焦濕熱性的大便出血。
據近代研究報導,地榆有抗菌作用,但經高壓消毒后,抗菌力下降,甚至消失;本品能縮短出血時間,對小血管出血有止血作用,其稀溶液作用更顯著;對潰瘍病大出血及燒傷有較好的療效,并能控制感染而防止毒血癥,減少滲出,促進新皮生長。用量一般二至五錢。止血宜炒炭用;治癰腫、燒傷宜生用。重病用量可再稍大些。虛寒性出血者慎用。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